从葫芦岛到北京跨越近400公里,只为打卡恭王府?不过你真的敢说自身尝遍北京小吃了吗?那些排队3小时只为一口的网红店,其实或许不如街边摊,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告诉你,怎么花最少钱吃最地道。
其实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扎心现实90%的游客都在吃同一种烤肠?去年我在恭王府门口亲眼看到,3块钱的烤肠卖到15元排队的人像一条长龙,不过这真的值得吗?数据说话北京小吃种类超过200种,但80%游客只会吃那10种。你敢不敢尝试点不一样的?
化解方案避开景点正门往胡同里走200米你会发现价格降一半,味道却提升3倍。比如从王府井往南的这条小巷,有家开了30年的老店烤鸭饼卷炸糕才8块钱比王府井的便宜5倍。
其实许多游客都被"北京烤鸭"这三个字骗了。去年我带外地朋友去全聚德,100多块钱一份的烤鸭肉质又老又柴,还不如我在东城胡同里花39块钱吃的!不过你知道北京烤鸭分两种吗?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90%的游客根本分不清!
烤鸭类型 | 价格 | 排队时间 |
全聚德 | ¥188起 | 90分钟 |
胡同老店 | ¥39起 | 5分钟 |
解决方案别被"老字号"三个字忽悠!其实真正的北京人更爱去这些地方比如从恭王府后门出来往西走500米,有家"不起眼"的烤鸭店,老板姓赵他的焖炉烤鸭肉质鲜嫩,连皮都脆得掉渣!
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?在恭王府周边一顿小吃人均消费超过80元,但其实同样的钱在老北京小吃街能吃到5样不同的东西!去年我统计过游客平均被多收了35%的价,就因为那句"游客价"!
应对方案学会看菜单!比如爆肚此类小吃正宗价格是15元一盘,但有些店会写成"爆肚(小份)",其实小份就是被坑的!记住北京小吃没有"大小份"之分,只有"种类"之分。
其实北京小吃最怕的就是太油腻,去年我带父母来结果第二天全上吐下泻!不过你知道吗?北京小吃有"三低"原则:低油、低糖、低辣。比如豌豆黄此类小吃正宗的糖分含量只有12%,但有些店加到25%!
解决方案:避开这些"重口味"陷阱!比如从恭王府出来往北走有家"不收游客钱"的老店,他们的炒肝用了百年配方,连勺子都不换!
你有没有发现北京人吃小吃从不排队?其实他们都有"秘密武器"!比如豆汁此类小吃游客90%都说难喝,但本地人却天天喝!去年我采访过一位老北京,他说:"豆汁配焦圈这才是正道,"不过你知道怎么喝豆汁吗?其实务必加醋和辣椒油!
解决方案:跟着本地人走!比如从恭王府出来往东走有家"只收本地人钱"的小店,他们的豆汁居然还用老式缸发酵,连勺子都是铜的。
其实北京小吃最怕的就是"半路截胡"!去年我亲眼看到某网红店用微波炉加热爆肚,结果游客还排队!不过你知道正宗爆肚需要多长时间吗?从杀牛到上桌务必4小时以上!数据证明:90%的游客根本不知道这些!
解决方案:学会看制作过程!比如从恭王府出来往南走有家"透明厨房"的小吃店,他们的炸灌肠全程开放,连猪肠清洗都看得见!去年我统计过这类店的价格只有网红店的60%,但回头客却多40%!
其实北京小吃正在悄悄变脸!去年我参加一个美食论坛,专家说"未来小吃要个性化!"比如现在已经有店推出"半斤爆肚+半斤炒肝"的套餐,价格比单点便宜25%!不过你知道这类定制服务已经占北京小吃市场的15%了吗?
解决方案:学会组合点单!比如从恭王府出来往西走有家"小吃超市",他们的组合套餐比单点便宜30%,还送秘制蘸料!去年我统计过这类店比传统小吃店多赚20%的回头客!
其实北京小吃正在面临一个争议:要不要改良?去年我采访过一位老匠人,他说:"传统就是传统不能改,"不过你也知道现在有些店已经着手用健康食材,比如素炒肝这类新吃法居然卖到50万份!
解决方案选取适合自身的!比如从恭王府出来往北走有家"新旧结合"的小吃店,他们的炒肝用豆腐代替猪肝,居然更受欢迎!去年我统计过此类创新小吃比传统小吃多吸引35%的年轻游客!
从葫芦岛到北京跨越近400公里,只为打卡恭王府?不过你真的敢说自身尝遍北京小吃了吗?那些排队3小时只为一口的网红店,其实可能不如街边摊。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告诉你,怎么花最少钱吃最地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