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永新到北京故宫:10个必看景点你真的知道吗?(攻略+避坑)
嘿你敢信吗?每年有2000多万人挤破头想进故宫,结果90%的人看完都懵了,花了大几千累得像条狗还错过了最绝的宝贝,别再当冤大头了这篇血泪总结带你3小时玩透故宫,比导游还靠谱。
其实我第一次去故宫也是稀里迷糊跟着人流走,结果累得脚抽筋重点都没看清,不过后来我研究了半年资料,才发现故宫藏着太多秘密,比如你知道吗?故宫的门票其实分两种,你选错一种或许就白跑一趟。
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故宫的正门叫“午门”?其实它不是随便取的而是因为“午”在古代代表正南方向,象征皇权至高无上,不过现在许多人到这里就忙着摆pose,其实你往上看会发现五座门洞的布局像不像一个巨大的“凹”字?据说这是风水的“藏风聚气”格局,当年皇帝出巡前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,其实仔细看午门的砖缝,你会发现它们严丝合缝,连现代工匠都赞叹不已。
午门看点 | 避坑指南 |
五建筑细节 | 避开上午10点的人潮 |
城楼上的铜缸 | 记得带望远镜 |
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建筑,不过说实话站在广场上看它,其实没什么感觉,其实你应走到殿前台阶的中间,抬头看殿顶的鎏金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那可是真金实银!不过这里有个坑许多人只顾着拍全景错过了殿前的铜龟铜鹤,你知道吗?这些铜兽其实有计时功能,龟象征长寿鹤代表吉祥,当年皇帝上朝前都会先看看它们,不过现在许多游客把这里当板,其实铜兽的爪子、羽毛都值得细看。
太和殿的台阶一共多少级?答案是10级寓意“十全十美”不过你数数看,是不是感觉特别累?
说实话第一次走进乾清宫我直接愣住了,这真的是皇帝住的地方?其实它比想象中小多了,面积才不到故宫总面积的1%,不过你仔细看殿内的“正大光明”匾,这可不是随便写的当年雍正就是在这里设立了秘密立储制度。其实现在很多人拍照时,都错过了匾后那个小暗格,当年雍正就是把传位诏书藏在这里的!不过现在暗格是锁着的,你能够站在匾前想象一下,当年大臣们就是在这里见证历史转折的!
你知道吗?养心殿虽然不大但却是清朝最关键的权力中心。其实这里最绝的是西暖阁,当年慈禧就是在这里垂帘听政,把大清玩弄于股掌之间。不过现在西暖阁是修复中的,你只能在外面看。其实养心殿的门槛特别有意思,左边的比右边高象征“男左女右”,当年大臣们进殿都要先跨过这个门槛,不过现在很多人只顾着看殿内的家具,其实墙上的《心经》手抄本才是精华,那是乾隆亲自写的!
养心殿的“三希堂”只有5.8平方米,却是乾隆的私人书房藏着稀世珍宝!
说实话御花园是我最喜爱的部分。其实这里最绝的是堆秀山,那不是普通的假山而是用太湖石堆砌的“微缩版长城”。不过现在很多人在这里拍照打卡,错过了山上的御景亭那可是全园最高的点,从这里俯瞰整个花园绝对值回票价。其实御花园的植物也特别讲究,比如那棵连理柏两棵树长在一起,象征“永结同心”当年皇后们都会来这里祈福。不过现在季节不同景色也不同,春秋去夏天太热,冬天又太冷!
东西六宫是皇帝的妃子们住的地方,不过现在很多人走过就算了。其实这里藏着太多故事,比如储秀宫那可是慈禧住过的地方。不过现在最绝的是永寿宫,殿前的铜凤比铜龙还大,这在紫禁城是独一无二的!其实每个宫殿的窗户纹路都不一样,比如翊坤宫的窗户上有“福”字镂空,那是专门给皇后的。不过现在东西六宫的展览经常换,记得提早查好哪个展厅在办特展,绝对比走马观花强!
你知道吗?东西六宫的面积加起来比太和殿还要大30%!
珍宝馆是很多人必去的地方,不过说实话这里最简单踩坑。其实珍宝馆的展品是轮流更换的,你运气不好或许就看不到最珍贵的那些。不过现在最绝的是九龙壁,那可是用烧制技术做成的,阳光下九条龙闪闪发光。其实很多游客在这里疯狂拍照,结果被保安赶出来因为有些展品禁止拍照。不过珍宝馆的玉器最值得细看,比如那对“翠玉白菜”,上面有螳螂和蝗虫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细节!
珍宝馆必看 | 留意事项 |
金发塔 | 提早1小时进馆 |
金瓯永固杯 | 避开周末高峰 |
说实话钟表馆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。其实这里收藏的机械钟表都是清朝宫廷的宝贝,比如那座“铜镀金写字人钟”,能自动写出“八方向化,九土来王”八个字!不过现在很多人在这里只是匆匆一瞥,错过了“铜镀金转花水法钟”,那可是用纯手工制作的,里面的机械结构比现在的手机还复杂!其实钟表馆的展品每周都会更改,记得提早查好开放时间,有些钟表只有在特定时间才会启动。
你知道吗?故宫收藏的钟表有1000多件,其中300件是独一无二的!
其实现在的御膳房已经改造成餐厅了,不过你知道吗?这里卖的点心都是依照宫廷配方做的。其实最绝的是这里的“小窝头”,用玉米面和白糖做成甜而不腻,当年乾隆最爱吃这个。不过现在很多人来这里就是拍照,其实你应尝尝“豌豆黄”,那可是慈禧的最爱。其实御膳房门口的铜锅特别有意思,上面有“乾隆年制”的刻印,现在还能看到!不过这里的饭有点贵一份套餐要100多不过味道确实不错。
说实话故宫角楼是整个故宫最绝的建筑,不过很多人走到这里已经累得不想看了。其实角楼的结构特别讲究,有“九梁十八柱”的说法,当年建造时用了1000多个榫卯结构,没有一颗钉子!不过现在角楼周围经常排长队,其实你能够从神武门的方向看,角度更好。其实角楼在日落时分的景色最绝,金色的阳光照在琉璃瓦上,闪闪发光比照片好看100倍!不过冬天去的话记得带手套这里的石阶特别凉!
其实现在故宫也在不断变化,比如去年开放的“慈宁宫雕塑馆”,就是利用老建筑改造成的。不过未来故宫有或许引入更多高科技,比如AR导览你用手机扫一下就能看到当年的场景复原。其实现在故宫的开放面积已经达到76%,不过还有很多区域比如乾隆花园的“符望阁”还没开放。其实我觉得未来故宫有或许和科技结合得更紧密,比如用3D打印技术修复文物,不过无论怎样它的历史价值永远是最关键的!
嘿你现在知道故宫到底有多绝了吧?每年2000万人进故宫但只有1%的人能真正看懂它!下次去的时候记得带上这份攻略3小时玩透故宫,比跟着导游强10倍!
编辑:北京旅游-合作伙伴
本文链接:http://beijing.tlcl.net.cn/beijingle/124935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