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冬天最炸裂的体验,恭王府雪景美到窒息但90%的人踩了这些坑。
恭王府这座“京城小故宫”,藏着清朝王爷的奢华生活,冬天来这儿雪后的琉璃瓦反射着阳光,亮得让人睁不开眼,不过你确定你真的理解这里?别急着点头许多团友的体验其实糟透了。
“为什么我排了俩小时队,结果拍照全是游客头?”
“导游讲得飞快我连正大光明匾都没看清字,”
“说好的王府雪景呢?结果咱们到时雪化了只剩水坑,”
这些扎心疑问我上个月刚带团来时亲眼目睹,其实、其实这地方真值得来,不过得懂门道,不然你花的¥120门票或许还不如在家刷视频。
许多旅行社的“北京一日游”把恭王府塞进去,结果只给40分钟,你知道王府里光花园就有31处景点吗?40分钟连院子都转不完!对比数据自由行平均停留2小时,跟团平均20分钟,去年就有团友发朋友圈吐槽:“还不如看故宫的复制品呢!”
应对办法?要么选纯玩团(一天只逛一个地方),要么干脆报“王府深度体验团”,我上次跟的团光是给和珅的“福”字碑就讲了15分钟,还让咱们亲手拓碑文那感觉!冰凉的宣纸贴在石碑上,拓包敲击的声音“笃笃”的,特别带劲!
今年冬天北京下大雪那几天,恭王府门票被抢购一空,有个团友急得直跺脚“我提早一周订的结果说没票了!”其实、其实这很正常,依据数据恭王府日均接待量约5000人,冬天游客量反而上涨30%。
应对办法?提早3天抢票!而且要记住:工作日比周末更简单抢到。我有个朋友是博物馆控,她总结出规律:周一上午9点刚开售时,压力最小。去年她用这个方法连着抢了三个月都没失手。不过、不过你一定要选带“导览服务”的联票,不然进去跟迷宫似的。
北京1月的恭王府室外温度零下8度!我亲眼见团里有穿短袖的年轻人,脸冻得通红还在硬撑。结果呢?照片全是红彤彤的“关公脸”。更惨的是穿皮鞋的王府里的青石板结冰有个大叔直接滑倒了!
化解办法?三层穿衣法:保暖内衣+抓绒衣+冲锋衣。鞋子一定要防滑的带个暖宝宝贴脚底。记得带上墨镜雪天琉璃瓦反光厉害不戴墨镜拍的照片会发白。我上次带团时有个阿姨穿红色羽绒服,在雪地里拍照特别出片,大家都在问链接!
有的导游只会说:“这里是和珅的家很豪华。”有的导游能讲出“和珅藏金的地方现在改成了茶室,你们看那个窗棂其实是藏钱的暗格!”去年有个导游还带大家唱《延禧攻略》里的歌,场面一度很尴尬。
化解办法?提前查导游评价。在大众点评搜“恭王府导览”,看带“王府专家”标签的。其实、其实很多退休历史老师导游,他们讲得特别生动。比如我遇到的张老师他指着假山说“这块石头价值百万因为形状像‘福’字。”当时我摸着石头感觉历史就在指尖流动!
大家都在“锡晋斋”门口挤着拍,结果照片全是人墙,其实王府里最出片的是“蝠池”,冬天结冰后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古建筑。去年有个摄影团专门在日出时分拍这里,照片发到网上获取3万赞!
化解办法?避开游客高峰。比如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。而且要记得带三脚架雪天地面湿滑手机拿不稳。我有个同事用手机拍把镜头包在保鲜膜里防雾,效果居然比单反还好!
王府附近餐厅少而且价格贵。有个团友说:“花了50吃碗面条结果发现比外卖还难吃。”其实、其实能够提前在“王府井小吃街”打包。去年冬天咱们团每人15块钱买了烤红薯和糖葫芦,边走边吃特别有年味!
解决办法?自带干粮!面包+巧克力+保温杯。而且要记得带湿巾冬天手摸了冰凉的石头,特别容易沾上铁锈色。不过、不过别在王府里吃有壳的食物,容易滑倒别人。
时间 | 活动 | 留意事项 |
9:00-9:30 | 检票入场 | 提前10分钟到 |
9:30-11:30 | 前半区游览 | 多穿点衣服 |
11:30-12:30 | 午餐时间 | 别在园内吃 |
很多人不知道恭王府的“多福轩”不能拍照,因为里面陈设了清代原始家具。去年有个游客被工作人员请出去了,特别尴尬。其实、其实这些规则导游都会说,但大家光顾着看手机根本没听。
解决办法?全程跟紧导游!而且要记得“三不原则”:不触摸展品、不大声喧哗、不利用闪光灯。我有个朋友是文物爱好者,她说:“每次进王府我都感觉每块砖都在说话。”此类体验你不想试试吗?
恭王府的雪美得让人想哭!但别在冬天白来一次!
假使你还没来过恭王府,这个冬天一定得来,雪后的王府红墙白雪美得像画。不过、不过你得记住今天的攻略,不然你会后悔的!其实、其实旅游最怕的就是走马观花,恭王府值得你放慢脚步,感受那份沉静的历史美。你,敢不敢来挑战一次完美的王府之旅?
编辑:北京旅游-合作伙伴
本文链接:http://beijing.tlcl.net.cn/beijingda/20215350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