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朋友!今天想跟你唠唠我最近完成的那趟“从甘孜到北京,一路向北”的自由行。说真的,当这个想法第一次冒出来的时候,我自己都吓了一跳——这跨度也太大了点吧?但转念一想,人生不就应该是这样,偶尔给自己来点“刺激”嘛!
作为过来人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:只要你准备得当,这种长途自由行真的超值!
说走就走?那是别人的故事。我的故事是从一堆行李和无数个问号开始的。
最让我头疼的是预算问题。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“人均每天不超过200块”,这听起来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可真不容易。记得当时为了买帐篷,我逛了N家店,最后在二手平台淘了个“九成新”的,心里还直打鼓:
“这东西靠谱吗?会不会半夜塌了把我砸成照片?”
7月的甘孜,天气好的不像话。我选了个晴朗的下午抵达康定,高原反应还是如期而至——头痛、恶心,走几步就喘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:
在甘孜的日子,我住在一家藏族同胞开的客栈里。老板娘是个热情的大妈,每天早上都会给我端来酥油茶和糌粑。说实话,一开始我完全接受不了这种“重口味”的早餐,但后来发现:
在高原上,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记得有次去新都桥拍照,我太入迷了,结果手机没电+导航失灵,硬是在山里转了三个小时才找到回程的路。那天晚上,我总结出三条“血的教训”:
从高原下来,抵达成都的第一感觉就是——“终于可以吃顿热乎饭了!”不过作为一个外地人,点菜确实是个技术活。我总结了几个“踩坑”经验:
菜品 | 我的预期 | 实际体验 |
---|---|---|
麻婆豆腐 | 微微辣 | 能辣出眼泪 |
钵钵鸡 | 小吃 | 一份够吃两顿 |
火锅 | 试试看 | 从此戒不掉 |
在成都,我还遇到了一个小尴尬。因为太过专注于找网红店,结果错过了去往下一站的。那晚我住在春熙路附近,第二天早上五点就爬起来赶车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:
😅“当时要是淡定一点,现在说不定已经在西安城墙上看日出了。”
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“大”。大到什么程度?我拿着地图走了半小时,才发现自己还在城墙根儿转圈。不过这里的包容性真的强,随便问个路人,都能得到超详细的指引。
在西安的第三天,我做了个“大胆”的决定——去爬华山。这绝对是这次旅行中最“极限”的体验。我是个恐高+体力渣,但站在西峰顶上,看着日出那一刻,突然觉得:
原来有些困难,克服了就真的不算什么了。
说实话,去大同之前我并没有太多期待。但这座“煤都”给我的惊喜远超想象。尤其是云冈石窟,那种震撼感不亲身经历真的无法形容。
在大同的日子,我遇到了一对来自的夫妇。他们已经旅行了三个月,从一路玩过来。聊起旅行经验,他们给了我一个超实用的建议:
“旅行不只是看风景,更是认识不同的人。别急着赶路,多跟当地人聊聊,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。”
抵达北京的那天,刚好是秋高气爽。站在广场上,回想起这趟旅程,心里百感交集。这趟从甘孜到北京的路,我用了整整两周时间,跨越了三个省份,经历了高原反应、迷路、体力透支……
但更珍贵的,是那些不完美的瞬间:
现在,每次翻看旅行照片,我都会想起那些“狼狈”的时刻。但正是这些不完美,构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。
如果你也心动了,想尝试这样一趟长途自由行,我想说:别犹豫!
我想用一句自己很喜欢的话来结尾:
✈️
“旅行不只是为了看风景,更是为了遇见那个在路上不断成长的自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