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暑假我带孩子去了北京动物园。本来想着能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动物结果却成了噩梦。那天人山人海排队两小时才看到熊猫,孩子都快睡着了。这让我特别感慨,为啥鹤壁来的游客这么多,北京动物园却这么难玩?
记得那天上午九点多到的动物园,门口就排起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头。等了半小时才进了园,里面更是挤得水泄不通。后来才知道,当天有来自鹤壁的几十个旅游团,加上本地游客,园区瞬时承载量直接爆表。我问旁边的大叔他说以前没这么夸张现在人越来越多,尤其是节假日,简直是“人从众”。
进了园区,耳边全是孩子的哭声、家长的喊叫声还有广播里反复播放的提示音。说实话,这类环境真让人崩溃。再加上动物园里的气味,虽然习惯了,但混杂着汗味和食物味,简直让人想逃离。当时我就想,这体验跟在家看养宠物的差距也太大了吧!
最气人的是排队时间太长。咱们花了两个小时才看到熊猫馆,但实际看的时间也就几分钟。大熊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,孩子兴奋地大叫:“妈妈快看!”结果旁边的游客都投来白眼。后来我又去了猴山,排队半小时,结果猴子在树上睡觉,啥也没看到。此类感觉真的让人想骂人。
怎么才能让体验好一点?
我觉得,北京动物园得想办法分流游客。比如,能不能依据人数限制门票数量?或搞些分时段预约制让游客错峰参观。我还听说有些地方用智能统计人流量游客可以通过APP实时查看哪个区域人少,这样就能合理安排路线。其实我也理解,动物园不可能完全避开高峰期,但至少可以优化一下流程嘛。
要是下次再来,我期望情况能好点。比如提前规划好路犀避开热门场馆;或是说干脆选择淡季出行。不过话说回来,谁不想让孩子多看看动物呢?毕竟对小朋友而言,亲眼见到真实的动物比隔着屏幕有意义多了。期望以后大家都能有个愉快的动物园体验吧!